400 650 1979
盡管天氣依然“火熱”,但是立秋已然“如約而至”!盁┦钣粑赐,涼飆潛已起”。立秋之后,由于“秋老虎”的存在,還將持續很長時間的高溫天氣,夏季我們常吃的一些瓜果依舊很受歡迎。但是民間一直有“秋瓜壞肚”的說法,那是不是說立秋之后就不能吃瓜類呢?立秋后在飲食上要注意些什么呢?
“秋瓜壞肚”是真的嗎?
"秋瓜壞肚"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在夏天,多吃瓜類有助于消暑。但到了秋季,天氣轉涼,燥令當道,瓜類多偏寒涼屬性,糖分含量較高,加上一些朋友喜歡把瓜果冰鎮后再吃,腸胃在經過了一個夏天的折騰之后,已經變得相對脆弱,如果還像盛夏一樣吃得肆無忌憚、吃得過分寒涼,就會給胃腸道造成相當大的負擔,導致、腹泄等消化道癥狀,這也就是"秋瓜壞肚"的原因。
“秋瓜壞肚”因人而異
并不是所有人吃寒涼性瓜果都會引起腹瀉,這與個人的體質有關。一般來說,吃秋瓜引起腹瀉的人多為陽虛體質,或平素一貫貪食者。這類人在秋季要特別注意“寒熱相宜”地飲食,切忌貪涼、貪食。身體虛弱、月經過多、的慢性胃炎者,以及兒童、年老體邁者均應多注意。
立秋后的飲食原則
1、少吃或不吃油膩、煎炸的食物
油膩煎炸、燒烤類的食物,都不易消化,如果秋天經常食用,食物會積聚在腸胃中,加重胃熱,體內干燥缺水的狀態會更嚴重,而且還會讓很多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復發或者加重。因此像肥肉、炸雞、燒烤,秋天要盡量少吃。
2、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
茯苓、芡實、山藥、豇豆、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!渡褶r本草經》更把茯苓列為上品,稱其“久服安魂養神,不饑延年”。因此藥膳粥是此時調節脾胃的飲食。立秋后早晨喝碗粥,既可瀉秋涼,又能防秋燥。
3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
秋天到了,對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,這類食物易生燥熱,這點與夏天不同,夏天吃些辛辣刺激的食物,有助于把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,然而秋天則會加重體內燥熱,對身體傷害極大。因此像大蒜、蔥、生姜等辛辣食物要避免少吃。另外,生冷寒涼等刺激性食物,會影響腸胃和身體的代謝機能,也應減少食用。
4、少吃生冷食物
立秋之后,氣溫變化較大,漸漸由熱轉涼,即使白天太陽高照時人體感覺較熱,但到了晚上總還是秋涼襲人,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,生理代謝也在發生著變化,如果這時再因為貪涼而較多地食用生冷食物,就很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,甚至引起消化道疾病。
5、多吃酸性食物
多吃些酸味食物,以補肝氣,如:蘋果、石榴、葡萄、芒果、櫻桃、柚子、檸檬、山楂、番茄、荸薺等。如蘋果、橘子、山楂、獼猴桃等,可收斂肺氣。
初秋時節,天氣仍較熱,空氣潮濕,悶熱蒸人,且秋季瓜果成熟,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,這些均會傷損脾胃,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,既可健脾養胃,又可帶來一日清爽。秋天常食的粥有:山楂粳米粥、鴨梨粳米粥、兔肉粳米粥、白蘿卜粳米粥、杏仁粳米粥、橘皮粳米粥、柿餅粳米粥等。
6、多吃滋陰的食物
燥是秋季的主要特點,秋燥易傷津液,因而人們經常會感到口鼻干燥、咽喉干癢,我們的肺部也很容易被秋燥所傷。所以,立秋之后要多吃一些具有滋陰功效的食物來消除秋燥,比如梨子、蜂蜜、銀耳、蓮藕、芝麻、百合、鴨肉、甘蔗、核桃、菊花、葡萄、蓮子、豆漿、糯米等。
7、不宜大補
立秋后應以 “淡補”為主,與肉食相比,葉類、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補功效更為突出。因此選擇一些清淡食物,如茄子、鮮藕、綠豆芽、絲瓜、黃瓜、冬瓜、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濕的功效。
該二維碼7天內(09-20 前)有效,重新進入將更新!
本文來源網絡,如您對文章內容、版權或其他問題持有異議,請與糖酒網聯系,聯系電話:400-650-1979。

相關食品百科
- 秋天吃梨好處多
- 秋天吃南瓜有啥好處?
- 如何成為年輕人喜歡的“好零食”?
- 夏入秋易情緒低落,常吃8種食物
- 料酒是什么怎么用,是黃酒的配制酒有去腥增味加營養的作用
- 感冒時不能吃什么?這9種食物需暫時忌口,以免加重癥狀
- 花生也有“新吃法”
- 立秋到處暑調理脾胃很關鍵,這7種食物是健脾養胃高手
- 為什么說“秋瓜壞肚”?立秋之后,飲食上需注意7點
- 鹵豬頭肉的最全秘方2